圖文傳真:027-88991347
地 址: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建安街300號水域天際
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靠什么?
作者:admin 日期:2017/3/23 8:55:45 瀏覽次數:次
作為建筑人,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國辦發〔2017〕19號文,那就太low了。
2017年2月21日,國務院發布《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》(國辦發〔2017〕19號),八個方面,二十條,5400字,開篇便明確了建筑業的重要性,“…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,建造能力不斷增強,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,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,對經濟社會發展、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”,然而,筆者仔細查看全文,并沒有發現對建筑業多么利好的扶持政策,比如產業結構調整計劃、產業扶持計劃、財政投融資、貨幣手段等產業政策模式,那么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策略是什么?
文件告訴我們答案:“放管服”。“放管服”是什么意思?我問了身邊的同事、問了遠方的客戶,了解的并不多,深刻理解的更少,看來,我們得深入研究“放管服”到底是什么。
“放管服”字面的意思是:1-放開,我不管;2-“我”只管游戲規則;3-我做服務,“你們”自己競爭,自生自滅。除了字面的意思,到底應該如何理解?《意見》關于“放管服”的原文是:“…深化建筑業‘放管服’改革,完善監管體制機制,優化市場環境,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,強化隊伍建設,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,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,打造‘中國建造’品牌”。易軍副部長在2017年2月27日新聞發布會上的解讀是:“以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為保障。加快完善體制機制,創建適應建筑業發展需要的建筑市場環境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,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,關鍵是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。一方面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,改革建筑市場準入制度,弱化企業資質,強化個人執業資格;縮小工程招投標范圍,讓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;清除阻礙企業自由流動、公平競爭的各種市場壁壘。另一方面要不斷健全市場機制,推行國際通行的最低價中標、承包商履約擔保和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等制度,用經濟的手段約束合同雙方的履約行為;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,加快誠信體系建設,構建‘守信得償、失信懲戒’的市場信用環境”。
那么,“放管服”又來于何處?那就得從李克強總理的思維中尋找。“放管服”,“放”即簡政放權,降低準入門檻。“管”即公正監管,促進公平競爭。“服”即高效服務,營造便利環境。2016年5月9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講話,持續推進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,不斷提高政府效能,“‘放管服’改革實質是政府自我革命,要削手中的權、去部門的利、割自己的肉。計利當計天下利,要相忍為國、讓利于民,用政府減權限權和監管改革,換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釋放。以舍小利成大義、以犧牲‘小我’成就‘大我’”,從總理的話語中,我們大致可以抓到核心思想,那就是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”,政府要慢慢從市場的競爭中退出來,起管理和服務的作用,核心就是“放管服”。
那么,最新的《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》中,哪些是“放”、哪些是“管”、哪些是“服”?